發布源:深圳維創信息技術發布時間:2020-09-16 瀏覽次數: 次
然而,即使互聯網技術已經發展,仍然會有各種各樣的漏洞影響我們的網絡安全,例如瀏覽一些不明網站或釣魚網站,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我們的信息泄露,特別是一些網站,會增加隱私泄露的可能性。
事實上,國內每年都在開展凈網行動,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但即便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仍舊無法阻擋互聯網的大趨勢,而且不良網站查一批出一批,就像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有些甚至還在不停更換網絡域名等,成天跟人“躲貓貓”。
據有關統計,在中國22484個不良網站中,有200多個網站在其網站中植入了跟蹤程序。
當宅男們深夜一個人偷偷打開電腦,瀏覽一些網站的時候,自以為很是隱秘,無人所知,但七十四這些不良網站的后臺早就已經監測你的一舉一動,你整個在瀏覽的東西包括你的個人信息,都會被這些網站提取,有些甚至還能監視到你手機里的東西。
這些網站的個人信息和手機信息是什么?事實上,他們收集個人信息,通常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然后把個人信息賣給需要大數據的廣告商。
這些廣告商會把信息買回來,然后給用戶推送大量的廣告和電話。
估計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即使有些人沒有遇到過。
如果用戶瀏覽了不良網站,它們會被推送。
這就是為什么用戶手機里的其他聯系人登錄查看不良網站,而用戶的手機信息被盜的原因。
然而,信息被販賣、進行廣告推廣、電話營銷,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如果一些敏感信息或個人隱私泄露出去,很有可能被別人拿著用來要挾自己。
就像Facebook等社交軟件曾在美國被爆出隱私泄露事件。
當時,各種名人的信息都發布在網站上。
一些網站管理員甚至直接聯系了機主,要求他們支付一些錢才刪除他們的信息。
所以說自己的隱私要保護好,一旦泄露出去的話,后果可想而知。
據泄露大體分三種途徑:一是使用泄漏。
如操作失誤、打印、外發文件、拍攝屏幕等方式泄漏內部數據。
二是存儲泄漏。
包括數據中心、服務器和數據庫的數據被入侵造成泄漏;離職人員通過移動存儲設備隨意拷走機密資料,或者離職人員對在職時期的涉密郵件導出;移動終端被盜、丟失或維修造成數據泄漏。
三是傳輸泄漏。
通過網絡監聽、攔截等方式對傳輸數據進行篡改、偽造和竊取。
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許多人天真地認為瀏覽一些不良網站或看一些小視頻是無關緊要的。
他們認為只要防護措施到位,就會很安全。
事實上,打開網站的同時,別人已經為用戶設計了許多坑,就等著用戶跳。
所以說網絡安全問題一直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問題,每年也會有許多人被這些不良網站“坑”了。
所以說我們在瀏覽網站的時候,要提高警惕,不要隨便將個人信息泄露出去。
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一、要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尤其是銀行卡、手機等信息載體,在網絡注冊、實名驗證時要謹慎填寫個人信息,身份證號、支付賬號、手機號碼等個人私密信息切勿隨意泄露;二、是養成定期修改密碼的好習慣,對重要賬號(如常用郵箱,網上支付,聊天賬號等)必須設置單獨密碼,絕不一碼多用,且密碼要設置為數字加字母等較為復雜的組合;四、是不隨意連接不明、免費wifi,不點擊短信中非HTTP是開頭的不明鏈接和掃描未知二維碼,不輕信電話、短信、QQ、微信中所謂退款、貸款驗資、司法協查、商品退款、積分兌換、中獎退稅等信息。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維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