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源:深圳維創信息技術發布時間:2020-09-16 瀏覽次數: 次
雖然因為嚴峻的疫情,我們無法像往常一樣按時上班報到,從國家到地方均對推遲上班頒布了相關政策。
但是推遲上班不代表工作可以停滯。
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信息數據的傳播已經不需要做到面對面交接,語音視頻完全可以實時交流。
因此,在家遠程線上辦公成為最優選擇。
事實上,遠程辦公對互聯的一些企業來說,已然不是什么新鮮事。
比如IBM 有將近40%的雇員都是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一族。
在 IBM 之后,Google、Facebook、Yahoo等一眾硅谷巨頭也加入了 SOHO 辦公陣營。
經常遠程辦公的公司與人員,往往習慣了遠程線上辦公的一些操作流程與安全規范。
但是,疫情當頭,大量企業乃是初試線上辦公。
現實情況是,遠程辦公軟件好找,但是線上辦公安全卻容易忽視。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數據與核心信息具有難以估量的價值,因此,安全是遠程辦公的前提。
那么,遠程線上辦公,一般具有哪些安全隱患呢?一、 私人設備與企業系統集中遠程辦公第一特點是——將大量使用個人主機設備,通常則是非公司統一配發的私人電腦。
這些電腦在使用遠程控制系統等接入公司網絡之前的安全狀態,很大可能是安全盲點。
畢竟個人電腦往往缺乏相關it管理員進行維護,且使用人員也可能較多,使用不規范的情況并不罕見。
因此,對于遠程辦公期間,新加入的終端在使用前,應進行系統安全檢查及殺毒清理,避免將“污染源”引入辦公網絡。
如果企業信息數據特別重要的話,應該統一對接入企業系統的所有個人終端進行安全排查。
另外,在家辦公時,請確保只使用被授權的工作設備辦公。
如果身邊攜帶有公司便攜設備,請通過公司便攜設備接入公司網絡辦公;如果沒有公司便攜設備,請根據相關人員的指導,使用安全設備接入公司網絡辦公。
二、身份權限識別認證以往在辦公室辦公,大家面對面,均使用公司設備,往往很容易識別彼此身份,控制權限也能輕松進行。
但是,遠程辦公狀態下,所有員工分散在四面八方,企業如何確保遠程辦公人員身份的真實性、業務操作可溯源性、業務數據傳輸機密性和設備應用的安全性,事關企業核心利益。
所以,請盡量選用經過安全驗證的遠程辦公支撐軟件和服務,尤其是會議和文件傳輸。
此外,在遠程辦公期間,也要提高對釣魚郵件和水坑等攻擊手段的警惕意識,避免遭受經濟與數據信息損失。
尤其是AI技術日新月異,模擬領導聲音、模擬電話號碼、高仿郵件等操作,讓企業蒙受損失的新聞事件屢見不鮮。
三、信息保密與賬號安全遠程辦公,登錄企業系統,不可避免需要使用到賬號密碼。
由于處于非企業內網之中,所以企業應盡量購置保護遠程賬號密碼安全的安全產品。
此外,員工之間不可借用賬號密碼進行訪問,更不可將辦公賬號密碼轉介外人,其他家庭成員、來訪客人,最好不要碰觸使用工作電腦。
疫情期間允許訪問源代碼,但如需訪問核心/關鍵信息資產或者紅區,請向信管辦申請例外權限,請不要以任何方式,將公司及客戶保密信息保存到私人設備或向外部傳遞(包括但不限于拍照、截屏、錄像、微信社交媒體等)。
還有,請不要對公司保密信息進行打印,尤其是到外面打印店打印。
如因工作需要,則需按照公司信息安全規定執行。
四、安全工具和解決方案市面上,像啟明星辰、安恒信息、綠盟、360、奇安信、數篷科技、寧盾、、威努特、九州聚源、安華金和、通付盾、安博通、上海云盾、網易易盾、天融信、華為、阿里、騰訊、深圳維創等企業,均有各自拿手的安全產品,在數據防護、文檔加密、身份認證、遠程辦公、反欺詐、云計算等方面,都能各施才華,百家爭鳴。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安全需求,選擇對應的安全產品或整體數據安全解決方案。
在主要的終端與企業內部企業傳輸過程中,使用VPN與安全桌面的形式,能很好的杜絕分布在公司外部的所有終端的數據泄密的問題。
所有員工通過VPN和安全桌面客戶端登陸,進入到企業安全桌面辦公系統,在此系統內能訪問企業所有資源,進行辦公操作。
企業安全桌面系統的數據,不經過授權,無法拷貝到外部使用,只能在企業VPN環境內傳播。
當員工處理個人事務時,切換到普通桌面系統,普通桌面沒有任何的限制,從而既不侵犯個人電腦的數據隱私,也保護了企業數據的安全。
員工使用個人電腦,當需要訪問企業資源,處理公司業務時,只能使用安全桌面才能訪問到資源,對其產生的數據做安全訪問,不能泄密。
處理個人業務時,退出安全桌面,對個人數據沒有任何影響。
疫情期間的遠程辦公軟件匯總協同辦公軟件:釘釘、企業微信、華為云WeLink、飛書、蘇寧豆芽等;視頻會議軟件:Zoom、TalkLine、小魚易連、MindLinker、科沃云、全時云會議等;文檔協作軟件:石墨文檔、騰訊文檔、印象筆記、WPS+、Tower、TeamViewer、、有道云筆記、為知筆記、聯想企業網盤、Zoho、Process0n等。
以下推薦總結了大眾常用的線上辦公軟件,但并非適用于每個公司和團隊,您可能需要仔細分析每個產品的優缺點,根據自身需求、業務規模、偏好和預算來做出最佳選擇。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維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