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源:深圳維創信息技術發布時間:2020-10-14 瀏覽次數: 次
以用戶和服務為中心的軟件應用理念與以犧牲易用性為代價來實現防盜版的加密鎖產品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傳統軟件保護產品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軟件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硬件廠商被逼對產品進行改造,將加密鎖硬件與現代授權技術強行捆綁,為其增加軟硬結合、遠程升級等功能。
這是使用互聯網概念對傳統產品的包裝。
然而在“互聯網+”的華麗外衣下,陳舊的產品設計思維并沒有改變。
1. 產品設計出發點。
加密鎖產品的設計出發點是安全性,它將每個軟件用戶都視為潛在的盜版者,因此在面對易用性和安全性的沖突時,往往要犧牲用戶使用體驗:“互聯網+”授權產品的設計出發點應該是更容易的使用和更方便的管理。
2. 產品的服務對象。
加密鎖(文件加密)的服務對象是文件加密軟件開發商,它關注軟件的盜版者,忠實地承擔著保護軟件價值的任務,因此把自己叫做“鎖”或者“狗”:“互聯網+”授權產品則應該同時服務于軟件開發商和軟件用戶,它更多地關注軟件的正版用戶,希望改進軟件授權的過程和體驗。
3. 產品設計的目標。
加密鎖產品(文件加密)的設計目標是減少或控制軟件的盜版使用:“互聯網+”授權產品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增加軟件的銷售并減少開發商的授權管理成本。
正是由于以上不同,被“互聯網+”包裝的加密鎖產品不能在產品的核心問題上做出真正的改進,不能放下現有傳統用戶的包袱真正從用戶角度重新設計產品。
1. 無法拋棄加密鎖硬件。
加密鎖硬件是妨礙軟件發行和用戶使用體驗的核心障礙,它是傳統防盜版思維的集中體現。
2. 無法放棄與上代產品的兼容。
沉重的歷史包袱使得加密鎖廠商的產品轉型非常困難,只能是細枝末節的修改。
3. 無法真正理解軟件即服務的理念,因此也無法適應新的軟件銷售模式的要求。
使用傳統銷售模式的加密鎖廠商又怎么能為希望使用更靈活銷售模式的開發商提出合適的方案? 加密鎖的先天基因和歷史包袱決定了它無法真正做到與互聯網的融合,導致的結果是:“互聯網+”在日新月益地飛速發展,加密鎖卻在原地踏步。
二者的差距越來越大,漸行漸遠。
那么能夠真正支持軟件企業向“互聯網+”轉移,能夠幫助開發商利用新技術創造更多價值的授權產品應該是什么樣子呢? 首先,它應該是云授權產品,可以實時響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軟件用戶的授權請求。
云授權使得軟件用戶可以快速、自助式地完成軟件激活或者授權升級,將開發商從人工方式的授權處理中真正解放出來。
其次,它應該能支持不同的軟件銷售模式,幫助開發商軟件產品發現更多的市場機會。
從廣泛的用戶試用,到按月或按年銷售;從傳統的一次性購買,到對個人用戶的分時段計費&helpp;&helpp;,靈活的業務模式將會帶來顯著的銷售增長。
第三,它應該幫助開發商更好地利用新技術優勢。
互聯網技術使得開發商加快軟件發行、簡化授權操作、拓展用戶群體成為了可能。
利用大數據分析,開發商還可以更好地了解軟件使用情況,從而解決產品問題、改善用戶使用體驗,實現智能商業分析,以幫助產品和市場決策。
最后,它必須能夠適應各種軟件應用場合,讓無論是部署在云主機上的大規模商業系統還是無所不在的移動終端應用都能夠獲得一致的授權體驗。
企業最大的威脅不是競爭對手,而是趨勢。
如果加密鎖廠商(文件加密廠商)不能認清形勢,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必將被基于互聯網的云授權技術所淘汰。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維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