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源:深圳維創信息技術發布時間:2020-10-27 瀏覽次數: 次
近期,南京法院審理了一起有關員工泄露企業機密的案件,南京某科技公司的段某將公司中的機密信息和公司重要資料全部拷貝,之后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到了其他競爭對手的公司。直接盈利超過千萬元。
而根據南京市檢察院公訴一處副處長顏暢介紹,從2013年開始,各類企業員工泄露企業機密的案件就有增長的趨勢,這給很多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很多公司都因為公司中的高級管理人員泄露公司的機密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公司管理階層人員泄密,泄露信息量大,對公司造成的損失和危害也是不可設想的,因此更要從根本上防止這部分人員泄密。
2013年開始,各類企業員工泄露企業機密的案件就有增長的趨勢,這給很多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是統計市面上484家公司調查有如下參考數據:有93%企業網絡資源使用不當有85%企業遭受過病毒攻擊有43%員工電腦曾被木馬入侵有31%員工濫用網絡有16%來自內部未授權的存取有14%專利信息被竊取有12%內部人員的財務欺騙;有11%資料或網絡的破壞有超過70%的安全威脅來自企業內部也許只是企業管理者一個小小的疏忽,也許只是喝一杯咖啡或者是吃一次午飯的這一小小的閑暇。
也許只是因為某些瑣事離開員工辦公室那一瞬之間,也許只是分享給員工文件的過程中少了幾分謹慎多了幾分大意。
就在這不經意之間,就在幾個“也許”都恰巧發生的這一瞬間。
企業中內鬼的U盤早已插入到計算機內部將企業中核心的資料滿盤皆存,讓企業所有的信息全部展現給競爭對手的公司,而對于一家企業來說,這往往是致命的。
一家企業能夠承受一次投資失利,能過承受一次在商業戰場上角逐的失敗,但是絕對不能承受公司內部出了“家賊”向自己背后捅刀子。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核心的機密資料往往是企業的靈魂,一家企業如果丟失了企業的靈活,就再也難以在商業戰場上立足了。
企業機密信息再用人力監管已經達不到綜合提高企業工作效率減少人力成本投入的效果了。
只有使用一系列高科技進行企業監管,才能夠對企業中內部核心資料的監管達到萬無一失,而這就要靠各式各樣的監控軟件了。
有資料表明,安裝各類計算機監控軟件以及攝像探頭幾乎可以把相關機密資料盜竊案件發生的概率減少近百分之九十。
尤其是一些監控軟件配合辦公室的攝像探頭,基本上可以能夠實現全方位的監控。
包括(需要的下方評 論)等一系列監控軟件目前功能非常完善,已經能夠實現清晰監控員工電腦屏幕,同時也可以實現拒絕USB接口插入可以移動存儲設備等功能,再加上瀏覽網頁的限制以及禁止外發郵件,讓一些企業內部的內鬼無從下手,公司的機密文件也可以得到保護。
一直以來監控軟件設計都相當不人性化,操作起來非常繁瑣而且運行緩慢。
很多監控軟件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設計缺陷,局域網共享文件非常不便,一些企業為了防止員工竊取機密文件而使用這類監控軟件,會造成分享文件困難,難以給員工發送數據,造成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下降。
不過隨著各類軟件設計公司技術的完善,目前不少新型的監控軟件不僅僅功能非常貼心而且操作起來也非常簡便,就比如最近一段時間很受企業管理者關注的這款監控軟件,不僅僅集中屏幕監控以及上網行為監控于一身,同時還兼容了一系列USB端口的監控等等,并且涉及機密操作會提升報警,全方位的監控有助于讓企業管理者了解員工的上網記錄,最關鍵的是企業管理者在使用這些監控軟件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員工的動向,而不致于讓企業核心資料被企業中的內鬼所竊取。
各類監管軟件對于局域網的監控能力很強,同時功能設計靈活,不會影響企業局域網的文件共享和傳輸等等。
不少企業管理者在使用這些監管軟件的時候旨在保護企業內部的核心機密數據,但是卻意外發現有了這些監管軟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以往連夜加班才能做完的各項工作在當天下班之前就可以完成。
原來,這些監管軟件在監管的過程中,一些原本偷懶上網的員工再也不敢利用上班時間聊天和購物了,因此整體企業的工作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這些企業管理者即達到了保護公司機密資料的目的,同時也增加了工作效率,可謂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雕。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維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